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倒置的茶杯先生的烛台 老物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陈嘉庚

倒置的茶杯先生的烛台 老物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陈嘉庚

2025-05-03 00:48:50 [民生] 来源:昆仑视界赤道线

原标题:倒置的倒置的茶的陈茶杯先生的烛台 老物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陈嘉庚

倒置的茶杯先生的烛台 老物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陈嘉庚

倒置的茶杯先生的烛台 老物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陈嘉庚

倒置的茶杯先生的烛台 老物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陈嘉庚

倒置的茶杯先生的烛台 老物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陈嘉庚

海峡网讯 据海峡导报报道 今年70多岁的林金山,是杯先集美区涉老部门的一名志愿者。两年前,生的诉一次偶然的烛台真实机会,他参与了一本书籍的老物编写工作。

在那次写作中,告嘉庚他潜心研究了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的倒置的茶的陈事迹,他发现,杯先陈嘉庚虽然十分富有,生的诉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十分勤俭节约。烛台真实这种优良作风,老物在他的告嘉庚遗物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今,倒置的茶的陈这些遗物被存放在集美区的杯先陈嘉庚故居。

昨日,生的诉林金山带领导报记者再次走进陈嘉庚故居,讲述这些老物件的故事。

倒扣的旧茶杯变成了新烛台

集美是个美丽、静谧、整洁的地方,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学府隐藏在绿树、红瓦、龙脊、凤檐之中。我们踏着石板路,穿过枝叶茂密的浓荫,来到陈嘉庚故居。

在二楼的展馆,导报记者看到了陈嘉庚的烛台。这其实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烛台,而是一只倒置的旧茶杯,茶杯的手柄甚至都已经断了。

当时,身边的人很不理解,要把破瓷杯扔掉,家人建议买一个新烛台。可陈嘉庚不同意,他说:“该用的钱几千几万得花,不该用的一分钱也不能浪费。”

当年,电厂供电到晚上10点就停电了,陈嘉庚就是用这个倒置的破茶杯点着蜡烛继续工作,在昏黄的烛光下,运笔谋划,苦苦思索,为建校、为修缮运筹帷幄,记载了先生多少沧桑和忧虑。

随身生活用品缝缝补补坚持用

展馆里还陈列着陈嘉庚生前用过的手电筒、皮带、领带、鸡毛掸、钢笔、时钟、剃刀、温度表、鞋帽、手杖等物品。

陈列橱里,有陈嘉庚用过的一把布伞。那时,布伞是从南洋带回来的,已用了十多年,时间长了,伞布破烂,他让侄媳妇为他缝补。后来无法缝补了,他又让侄媳妇买块布来更换腐朽的旧伞布。

亲人补后觉得不像样要给换新的,他笑着说:“不像样不要紧,能用就行了。”

那条破棉背心,是陈嘉庚抗战时期穿到解放后,从南洋穿到祖国,补了又补,继续穿用。

那套褐色粗呢服装,是陈嘉庚在寒冬季节里,参加各级各类会议、外出视察时才穿用的,也穿了十几年。

手杖也是如此,他外出时用好的,在家时用旧的。那时,陈嘉庚每天上下午都要拄着手杖视察各处建筑工地,手杖尾端上的铁皮也被磨得锃光瓦亮的。

陈嘉庚一生俭仆,省吃俭用,而他对祖国对人民有益的事业十分慷慨,一生献给文教事业价值人民币一亿五千多万元,临终还把300多万元献给国家,一分钱也没有留给子孙后代。

他说:“人谁不爱子,惟必以道德之爱,非多遗金钱方谓德之爱。且贤而多财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教子现身说法豪华家具全换掉

这里,还流传着陈嘉庚教子的感人故事。

辛亥革命后,陈嘉庚从新加坡回到厦门。他一下轮船,独自一人去集通银行审查账目。当他查阅到儿子阿国生活费的账目时,叫人找到阿国劈头就问:“阿国,你是不是嫌我每个月给你8块银元的生活费太少了?”

阿国辩解说:“可你……你已经有几百万钱财……”陈嘉庚一听生气了,他用拐杖指着阿国说:“不错,我已经有400万钱财了,我完全可以盖起豪华的别墅,养起大批奴婢。可是,我的钱是取之于社会,要用之于社会的。我自己不敢乱花,也决不让子孙挥霍!”说完,他气冲冲地走出门去,把阿国一人撇在房间里。

这时,阿国惊奇地发现,集通银行的叔叔们特地为爸爸布置的那些豪华家具全不见了,房间里的摆设仍旧是一张旧木床,一顶旧蚊帐,就连爸爸从新加坡穿回来的那双皮鞋,也打上了补丁。看了这些,他的脸“刷”地红了,惭愧地低下头来。

征集令

您家中有老物件吗?它不一定价值连城,但或许记载了您的人生故事;它或许已伤痕累累,但还被您收藏在身边。

它可以是一件衣服,一个茶杯,一只箱子,一张老照片……时光在它身上流淌,留下了尘封已久的回忆。

即日起,本栏目广泛向社会征集各类老物件,如果您愿意分享,快与我们联系吧!

联系方式:

1.拨打海峡导报新闻热线968801

2.发送您的故事和联系方式到邮箱:hxdbsyzk@ 163.com

导报记者钱玲玲/文常海军/图

(责任编辑:科普)

推荐文章
  • 售价99元到上千元 护眼灯称能预防和控制近视

    售价99元到上千元 护眼灯称能预防和控制近视 制图/张平原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黄语晴)如何让处于学习阶段的小孩“别近视”,这是开学后家长担心的问题之一。今年6月国家卫健委的调查显示,我国近视人数已超过4.5亿,近视发病呈 ...[详细]
  • 日照市出口贻贝行业协会成立

    日照市出口贻贝行业协会成立     本报讯(记者 裴颖 通讯员 杨保成) 12月6日,日照市出口贻贝行业协会成立,首批吸收了对贻贝产业能起带动作用的50名会员入会。    今后,我市贻贝出口将改变过去单打独斗的局面,日照市出口贻 ...[详细]
  • 天气“变脸”惹麻烦不少

    天气“变脸”惹麻烦不少     本报讯(记者 迟锐) 12月7日,记者从我市各大医院了解到,入冬以来随着天气变冷,各家医院呼吸道感染、一氧化碳中毒等意外事故的病人直线上升。煤气中毒增多    当日,记者从市医院急诊科了解到, ...[详细]
  • 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量创新高

    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量创新高     本报讯(记者 贾艳锋 通讯员 贺蕾 李倩楠) 12月7日,记者从日照港获悉,截至12月7日,日照港物流公司保税物流中心今年累计进出口货物15.3万吨,货值达850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8% ...[详细]
  • “任性”老人两次走进高速 厦门交警及时发现劝离

    “任性”老人两次走进高速 厦门交警及时发现劝离 台海网10月6日讯 据厦门网报道 10月4日下午3时许,当厦门高速交警支队一大队二中队民警巡逻至沈海高速杏林往同安路段时,发现应急车道有一老人在逆向行走,当时路面车流较大,情形十分危险。执勤民警马上将 ...[详细]
  • 市中心血站获卫生工作创新金点子奖

    市中心血站获卫生工作创新金点子奖     本报讯(记者 邢慧) 12月5日,市卫生局对2011年卫生工作创新成果进行了通报表彰,市中心血站《推行目标化管理,实施“五要素”控制,确保临床用血安全》荣获金点子奖。    输血是现代医学的重 ...[详细]
  • 日照港铁运公司职工精彩演绎“阳光故事”

    日照港铁运公司职工精彩演绎“阳光故事”     本报讯通讯员 滕璇)连日来,日照港铁运公司由内部职工自编自演的“阳光故事”文艺节目,在其基层站段巡回演出后引起强烈反响。体现日照港集团丰富“阳光文化”内涵的“阳光故事”,以艺术再现普通劳动者创 ...[详细]
  • 省内外印刷企业携400个岗位揽才曲师大

    省内外印刷企业携400个岗位揽才曲师大     本报讯记者 肖杰 实习生 孙晨)12月3日,曲阜师范大学印刷学院2012届校园招聘及校企合作洽谈会在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家知名印刷包装企业的100多名代表齐聚一堂。  ...[详细]
  • “独行侠”作画30余年 上海图书馆为曾煜珉办个展

    “独行侠”作画30余年 上海图书馆为曾煜珉办个展 曾煜珉每天都坚持创作三四个小时。曾煜珉作品海峡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陈满意 通讯员 林志杰 崔颖)今年56岁的曾煜珉家住在杏林街道曾营社区。记者前往他家采访途中,在窄巷里拐了多道弯,向居民打听时,说要找& ...[详细]
  • 市统计局以法制建设保障“四大工程”实施

    市统计局以法制建设保障“四大工程”实施     本报讯通讯员 董衍忠)今年以来,市统计局进一步加强统计法制建设,为扎实推进“四大工程”建设,特别是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四大工程 ...[详细]
热点阅读